经济和社会效益
近5年来本团队的创新性研究成果不但造福患者,而且带动我校针灸学科乃至附属医院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海内外学术影响,带来了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1. 科研成果推广应用
本团队临床和科研齐头并举,积极进行科技创新,以提高临床疗效为中心,以科研促临床,以临床带科研,使临床和科研都取得了长足进展。
(1)“醒脑开窍”针法的推广应用。本团队所在针灸学科拥有针灸病床600张,住院率达100%以上。门诊设27个诊室,日门诊量2000余人次,年门诊量40余万人次。“醒脑开窍”针刺法应用于本校针灸学科的病房和门诊,每年新增利润220万元,近5年获得经济效益逾两亿元。已举办全国性“醒脑开窍”学习班22期,该针法已经在北京、辽宁、浙江、广东、福建等41家针灸临床研究分中心推广应用。本团队派专家赴分中心推广进行技术培训、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使分中心针灸科的门诊量和住院病人数大量增加,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针灸中风单元”的推广应用。“针灸中风单元”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立为2003年度中医药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已举办全国性的针灸中风单元学习班30余次。“针灸中风单元”治疗模式被推广到全国针灸临床研究分中心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中风病协作组等单位,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3)SAM系列老化鼠的推广应用。我团队从日本京都大学引进并繁育成功了快速老化模型小白鼠(SAM)系列,填补了我国医学实验动物种系的一项空白,为研究针灸治疗老年病和延缓衰老奠定了基础。全国有广州中医药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等50余个科研单位应用本团队所培育的SAM鼠进行科学研究。
2. 扩大学术影响,促进学科发展
本团队的发展促进了本校针灸学科的发展,使学科综合实力突出,学术影响日益扩大。本校针灸学科为国家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天津市“重中之重”重点学科,已成为国内最大的针灸医疗、临床教学及科学研究基地。2008年被国家发改委和国家中医管理局批准为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承担中风病的临床研究。同时,本学科为中国针灸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针灸重点专科中风病全国协作组组长单位及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和针灸专科医疗中心所在地,在全国设立41家分中心。学科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针刺疗法重点研究室、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以及天津市针灸学重点实验室。因此,本学科已成为我国针灸医疗基地发展状况和规模的标志。
3. 扩大海外影响,促进学术交流
目前,已有众多国外中风病患者慕名前来我院进行中医治疗,近5年共计收治国外住院患者500余人次。本团队的脑病研究成果研究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开展了与国际著名科研、医疗单位深入的合作,如成立中国科技部与意大利卫生部建立的“中意中医药联合实验室”,开展中风病疗效评价的合作研究。与日本、法国、瑞士、美国、俄罗斯、韩国等40多个国家的大学、医院合作,开展中医治疗中风病的临床和机理研究及教学活动;与日本京都大学长期合作,从事脑老化研究。
本团队脑病研究成果吸引了海外留学生,每年接纳300余人次的国外留学生和10余个国家的近100名考察学习医师或代表团,以及400余名进修生。近5年本团队已成功举办2届国际针灸学术会议,第11届国际针灸学术会议于2011年9月召开。每年石学敏院士应邀去日本讲学,参加在日本举行的SAM老化鼠研究的年会,扩大了国际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