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成人缺血缺氧性脑病一例郭晓艳摘要 患者女,36 岁,主因四肢活动迟缓1月余入院,患者过敏性哮喘,随后发生窒息,心跳骤停,行心肺复苏术后出现双眼视物不清,左上肢力弱等症,西医诊断为缺血缺氧性脑病,抑郁症,中医诊断为痴呆病,证型属肝肾不足,髓海空虚,经西医给予改善脑代谢、营养神经、抗抑郁等,患者症状略有好转,仍表情淡漠、语言不利,视物欠清、饮水偶呛、反应迟钝,四肢活动迟缓,石学敏院士采用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为主,患者症状逐渐好转,治疗一个月后,表情基本正常,反应迅速,语速、语调基本如常人,视物可,饮水呛咳消失,四肢活动迟缓较前好转,不自主抖动基本消失,临床治愈出院。关键词 石学敏;针刺疗法;醒脑开窍;缺血缺氧性脑病
引 言 现代医学中成人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指因急性脑缺血缺氧造成的脑部损害和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的临床综合征。对于其治疗,高压氧疗法得到普遍认可,具有一定促醒作用,但迄今尚无非常满意的措施。醒脑开窍针刺法以脏腑经络辨证为指导,标本兼治,既可调神促进神志复苏,又可促进患肢及言语功能的恢复,且安全有效。 临床资料一、病例介绍患者女,36岁,主因“四肢活动迟缓1月余”于2012年8月20日就诊。现病史:患者于2012年7月18日突然出现过敏性哮喘,随后发生窒息,心跳骤停,行心肺复苏术后出现双眼视物不清,左上肢力弱等症,7月27日转往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治疗,经静脉滴注奥拉西坦注射液、鼠神经生长因子及口服舍曲林、舒必利等治疗后病情较前略好转。为进一步治疗于2012年8月20日收入我院针灸科治疗。刻诊:神欠清,精神弱,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语言欠清,视物欠清,饮水偶呛,左上肢无力,四肢活动迟缓,不自主抖动,纳可,寐欠安,二便调。查体:血压:147/93mmHg,双眼视力减退,双侧指鼻试验均不稳,左上肢肌力4级,双侧巴宾斯基征(±),余神经系统检验未见异常。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二、辅助检查颅脑MRI 示双侧脑白质对称性稍低密度影三、中西医诊断与诊断依据西医诊断:缺血缺氧性脑病,抑郁症1.患者以 “四肢活动迟缓1月余”为主诉2.查体:血压:147/93mmHg,双眼视力减退,双侧指鼻试验均不稳,左上肢肌力4级,双侧巴宾斯基征(±),余神经系统检验未见异常。3.颅脑MRI 示双侧脑白质对称性稍低密度影4.中医诊断:痴呆病,证型属肝肾不足,髓海空虚中医辨病辨证依据:患者哮喘发作,气息不利,心脏骤停,气血失司,不能上荣于脑,以致髓海空虚,发为本病。四、干预措施治则:醒脑开窍,疏通经络,补益脑髓,养血安神针刺选穴::内关、人中、三阴交、风池、完骨、天柱、极泉、委中、尺泽、百会、四神聪、金津、玉液操作:先直刺双侧内关,进针0.5~1.0寸,施捻转提插泻法,施术1min;人中穴,向鼻中隔方向斜刺0.3~0.5寸,施雀啄泻法,以眼球湿润或流泪为度;三阴交,沿胫骨后缘与皮肤成45°斜刺进针,进针1.0~1.5寸,施提插补法,以下肢抽动3次为度;风池、完骨、天柱针向喉结方向,进针1.5~2.0寸,施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极泉,原穴沿经下移2.0寸,避开腋毛,直刺1.0~1.5寸,提插泻法,以患侧上肢抽动3次为度;尺泽,屈肘成120°,直刺0.5~1.0寸,提插泻法,以患者手指抽动3次为度;委中,仰卧直腿抬高,刺入穴位后,针尖向外15°进针1.0 ~1.5寸,施提插泻法,使患侧下肢抽动3次为度;金津、玉液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出血1~2mL,舌面用2.0寸毫针点刺出血。余穴常规刺法,留针20min。1次/d。五、疗效转归治疗1次后,患者无明显反应;治疗半个月后,患者表情淡漠较前好转,反应加快,语速加快,声调低,视物可,饮水呛咳明显好转,四肢活动迟缓,不自主抖动减轻;治疗一个月后,表情基本正常,反应迅速,语速、语调基本如常人,视物可,饮水呛咳消失,四肢活动迟缓较前好转,不自主抖动基本消失。后出院,经随访,恢复基本如常人。 临证体会成人缺血缺氧性脑病多是由于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术后脑缺血、缺氧所致的昏迷,属于祖国医学“猝死”范畴。《灵枢·五色》中有“大气入于脏腑者,不病而卒死”的记载,其多属于心脑神志性病变。现代医学中成人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指因急性脑缺血缺氧造成的脑部损害和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的临床综合征。对于其治疗,高压氧疗法得到普遍认可,具有一定促醒作用,但迄今尚无非常满意的措施。醒脑开窍针刺法以脏腑经络辨证为指导,标本兼治,既可调神促进神志复苏,又可促进患肢及言语功能的恢复,且安全有效。醒脑开窍针刺法以内关、人中、三阴交为主,内关穴乃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通阴维,有养心安神、疏通气血之效。现代研究证实,针刺内关可改善左心功能,改善心肌能量供应,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脑灌注量,改善脑循环,从而改善心脑功能。人中为督脉和手足阳明经的交会穴,泻人中可调督脉,开窍启闭以健脑宁神。现代针灸研究表明,针刺督脉穴位可健脑醒神,减轻颅内压,改善脑组织血氧供给。三阴交系肝、脾、肾三经交会穴,可调补肾经,益髓填精、补益气血。百会、四神聪可协主穴起醒神之效。天柱属足太阳膀胱经,风池、完骨属足少阳胆经,此类颈项部俞穴进行针刺可开窍醒脑、调经通络。《灵枢·九针十二原》云:“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因此,针刺颈项部的腧穴要有一定的刺激量,达到一定深度,方可取得疗效。但此类穴位靠近延髓,故针刺方向和深度要注意,避免伤及延髓。极泉为手少阴心经穴,位于臂丛神经处,委中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腘窝中,周围布有股后皮神经,尺泽属手太阴肺经,位于桡神经主干附近,金津、玉液位于口腔内,当舌下系带左、右侧的静脉上,针刺此类穴位可通过神经传入大脑,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抑制作用,使神经功能尽快恢复。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成人缺血缺氧性脑病疗效显著,可在临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 石学敏.中风病与醒脑开窍针刺法.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12-117.[2]易受乡,林亚平,严洁,等.针刺内关与缺血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比较.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8):56-58.[3]石学敏,傅立新,赵铭辉,等“. 醒脑开窍”针法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心肌超微结构损伤的保护作用. 中国针灸,1998,18(7):21-24.[4]郑路.针刺治疗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术后持续性植物状态.中国针灸,2005,25(2):1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