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石学敏院士助西苑医院济宁医院针灸学...
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石学敏...
石学敏院士主编《石学敏针灸学(英文...
“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学术思想传承...
“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学术思想传承...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第二届编辑委员...
您当前的位置 : 石学敏院士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 最新动态 >> 媒体报道
《健康报》做强针灸:天津特色闪耀世界 —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现代化中医医学中心建设侧记
石学敏院士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2018-07-19 11:13

  始建于1954年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天津市开设最早、建设规模最大的中医医疗机构,首批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国医大师2名,全国名中医3名, “针刺治疗脑病研究”和“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研究”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重点学(专)科30个,有近20名学科带头人担任全国二级以上学会主委、副主委。近年来,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该院针灸学科与世界知名大学、研究院所、医疗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积极推动针灸走向世界,国际交流成效卓著,天津针灸特色正在世界舞台绽放绚烂色彩。

针灸学科的“航空母舰”

  半世纪求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致力于将天津针灸打造成为针灸学科的“航空母舰”。医院形成了具备临床、教学、临床科研、基础研究、国际交流、人才培养、技术推广、专业普及、对外医疗等多方位、多学科、多功能的学术团队。针灸学科拥有400余名医技人员,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医大师1人,全国名中医1人,国务院特贴专家3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专家3人,中国青年科技奖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天津市名中医3人,天津市中青年名中医2人,天津市“131”人才5人,学科骨干成员246人。2002年,医院成立天津市针灸研究所,授予针灸项目博士后工作站,形成了一支知识交叉融合、技术精湛的针灸精英队伍。

  学科拥有1000张住院病床、16个针灸病区、针灸康复科、脑病介入科和52个诊室的大型专科;近5年出院患者达6.94万人次、门诊诊疗270.1万人次;近5年发表SCI论文105篇,出版专著30部,主编《针灸学》等国家教材8部,取得专利6项。

  从1962年开设首个针灸病房至今,该院针灸学科已成为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全国中医针灸专科医疗中心、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教育部“针刺治疗脑病”创新团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重点医疗专科、国家中医临床研究中风病基地、原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国家中医针灸重点专科协作组组长单位、中风病协作联盟组长单位、全国针灸专科医疗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推广基地(试点)、天津市卫生系统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天津市高校重点学科。医院已在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60个分中心,主持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48项,制定临床诊疗方案、路径和针灸技术规范20余项,成果推广至全国288家医院,连续主办13届国际针灸大会,与世界五大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国际医疗、科研和教学合作,形成了广泛的针灸研究协作平台。

  科技创新 硕果累累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石学敏被誉为“鬼手神针”、“针灸外交家”,是我国著名中医针灸学家、现代针灸学的奠基人,现任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名誉院长,带领医院实现了两次历史性腾飞。石学敏创立的“醒脑开窍”针刺法、 “石氏中风单元疗法”,在中风病这一世界级医学难题上迈出了一大步。1981年,石学敏领衔的针刺治疗中风病研究获天津市科技成果奖;1985年,针刺治疗中风病和针刺手法量学研究获原卫生部科技成果奖;1995年,针刺治疗中风病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石学敏多次接受外交部、原卫生部指派赴国外为其政府首脑、高层官员治疗,被誉为“针灸外交家”。他致力于针灸学术交流和推广,先后赴世界100余个国家及地区讲学、诊疗,为中医针灸走向世界做出了贡献。2008年,石学敏获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国际贡献奖”;2017年,获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首届“天圣铜人奖”学术突出贡献奖;2018年,当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针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在石学敏的带领下,针灸学科不断探寻发掘中医针灸在治疗重大疾病方面的作用,创新理论技术,开展科学研究,总结出了丰硕的学术成果:针刺治疗中风病及其并发症方面,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独特、规范中医中药治疗中风病综合治疗方案— —“石氏中风单元疗法”,被国家科技部及中医药管理局列为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已推广至全国80个省市288家医院及国外60余个国家和地区;针刺治疗高血压病研究方面,创立了以“活血散风,调和肝脾”为主的治法,规范处方和手法量学标准;针刺治疗认知障碍研究方面,引进快速老化小白鼠(SAM)系列,填补了我国医学实验动物种系的空白,率先在国际上应用该模型动物开展了针灸延缓脑老化的实验研究;创立针刺手法量学推动针刺规范化,使传统针刺手法向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开创针灸病谱先河,提出完善的针灸等级病谱理论体系,总结了16个系统的532种疾病;创建针灸标准化研究中心,作为国内第一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灸标准化研究中心”试点建设单位、 “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标准示范基地”建设单位、首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试点)”建设单位,制定了48项标准、7项中医临床路径、8项中医诊疗方案、3项针灸临床实践指南、1项操作规范、5项技术操作规范标准、4项中医医疗技术标准。

  中国针灸 走向世界

  2017年7月,金砖国家卫生部长会暨传统医药高级别会议在天津举办,与会国家卫生官员来到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参观,纷纷赞叹传统中医药的独特魅力,在国际上再次掀起了针灸热。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外派讲学、合作医疗、合作研究、学术交流、访问学习等方式,针灸学科共有995人次赴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德国、意大利、英国、法国、西班牙、日本、泰国、韩国、南非等国家进行交流,足迹遍布世界五大洲49个国家和地区。针刺治疗中风等疾病疗效卓著,被国外媒体广为称颂,国外患者纷纷慕名前来。截至2017年,针灸学科收治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外籍住院患者2000余人次,先后接收来自德国、比利时、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阿根廷、阿曼、巴基斯坦、朝鲜、肯尼亚等91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高级进修生13000人次。

  “世界针灸看中国,中国针灸看天津”。天津中医院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学科为针灸医学技术创新、标准制定、人才培养、技术推广和国际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更将为祖国医学的传承发展继续不懈奋斗。 (仲一轩)

 
收藏我们 | 联系我们 | 新闻发布快速通道
Copyright @ 2010 First Teaching Hospit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ll rights reserved.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方网 
津ICP备09002945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