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石学敏院士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2013-05-28 16:23 |
|
2011年09月21日13:38
来源:北方网
“中国•天津第十一届国际针灸学术研讨会”在天津隆重召开
中国工程院石学敏院士致辞
天津北方网讯:9月21日,由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天津市针灸学会共同主办,天津天士力集团有限公司协办的“中国•天津第十一届国际针灸学术研讨会”在天津隆重召开,中国工程院石学敏院士、韩济生院士以及朱兵、梁繁荣、丁光宏、吴焕淦、许能贵、David Picard、 Mauritz等国际著名专家学者在主席台就座,天津市副市长张俊芳、天津市政协副主席张大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于文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交流合作司司长王笑频、天津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王贺胜、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马融等领导出席开幕式,来自30余个国家和地区4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天津市副市长张俊芳致辞
天津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王贺胜致辞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马融致辞
德国柏林康复医院院长Mauritz致辞
本次学术研讨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教授担任大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韩济生院士、德国柏林康复医院院长Mauritz、成都中医药大学梁繁荣教授、中国中医针灸研究所朱兵教授、复旦大学生物力学研究所丁光宏、法国Moleac Pte Ltd的David Picard教授等专家作了大会主题演讲。特别是石学敏院士作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系统研究”学术报告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近40年应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的临床和科研所取得的成果,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赞扬。在学术报告中,专家学者们就针灸学发展的热点问题及针灸临床应用、针灸作用机理探讨、名老中医、石学敏院士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研究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本次学术研讨会内容涉及针药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系统研究、针刺镇痛研究、中风病人的运动康复的新方法、经穴特异性研究现状与展望、针刺穴位的有效信号启动机制研究、艾灸调节作用的规律与基本原理研究、论针灸医学的传承与发展、不孕症针灸治疗的新思路、传统中药在欧洲的认可度和法规问题、石学敏教授针刺治疗高血压病的临证经验等方面。本次学术研讨会进一步成为针灸专业人员共同研讨针灸发展之路,落实中医针灸继承、创新、发展并走向国际的交流平台,建立起了一支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针灸学专家队伍,致力于针灸学的理论、临床和基础科学研究,揭示针灸奥秘。
针灸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2010年11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国申报项目“中医针灸”,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深受医源性疾病和不断上涨的医药费用负担所困扰,对替代医学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针灸医学也越来越受到国际主流医学界的重视。
“中国•天津第十一届国际针灸学术研讨会”在天津隆重召开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中国针灸中心、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学科针灸学所在地,是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中风病临床研究基地,拥有针灸住院病床600余张,日均门诊达2000余人次,是全国最大的针灸临床、科研、教学基地,也是针灸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从1989年起,已成功举办了十届“国际针灸学术研讨会议”,为弘扬针灸学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促进针灸事业的发展,落实中医针灸继承、创新、发展并走向国际的交流平台,推进世界医学的交流与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讯员苏晓华 刘瀚文)
中国工程院石学敏院士接受采访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