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英文名:China Medical Association of Minorities,缩写:CMAM,成立于1994年2月18日,2012年被民政部评估并公布为3A等级。
会 长:许志仁
副 会 长:(按姓氏笔画排列)马秀珍(女)、王庆国、牛民、乌 兰(女、蒙)、尹强、甘 霖、占 堆(藏)、田丰年、田华咏(土家)、刘峻杰、刘凯列、杜 江、杨龙会、汪 洋、张群、昂青才旦(藏)、郑 进、黄磊、黄汉儒(壮)、曹洪欣、梁峻、喜 乐(藏)、董润生
秘 书 长:梁 峻
副秘书长:赵文华
秘书处内设机构:
综合办公室(联络服务部)、学术培训部、分会会员部、事业发展部。
现有分支机构:
藏医药养生保健分会、教育分会、毛发健康专业委员会、疑难病分会、芳香医药分会、国际交流与合作分会、蛇伤医药分会、畲医药分会、诊疗设备分会、侗医药分会、朝医药分会、苗医药分会、医史文化分会、医药企业分会、医院管理分会、眼科分会、顺势疗法分会、瑶医药分会、土家医药分会、傣医药分会、彝医药分会、妇科分会、风湿病分会、皮肤科分会、急诊医学分会、回医药分会、肛肠科分会、肿瘤分会、黎医药分会、心血管分会、艾灸分会、儿科分会、脑病分会。
业务范围:
组织各民族医药相关课题的研究和考察活动;组织开展多种形式和内容的各民族医药学术交流;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组织开展各民族医药学术评价、成果评审奖励、表彰优秀科技人才和为学会发展作出贡献的管理工作者;组织编辑出版发行民族医药期刊、图书资料和音像制品;牵头制定各民族医药学会标准、技术规范;开展政府决策的咨询论证,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组织开展产品研发、成果转化、适宜技术推广、成就和产品展览;开展各民族医药继续教育、专业培训、咨询服务与科普宣传,提高会员学术水平;密切同国内外相关单位、社团的联系,围绕人类生存环境、健康问题搭建双边或多边平台,开展国际性项目合作、科技交流和文化创意等活动;向党和政府如实反映各民族医药工作者的意见和诉求,依法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承办政府部门委托的工作任务。
指导期刊:
亚太传统医药杂志、民族医药报、中国民族医药杂志、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